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上油松荔苑新村B區42棟首層
請關注公眾號
微信客服
NACHI軸承歷史
井村荒喜(1889年出生于長崎縣島原),創辦以技術開發為目標的企業 在福澤桃介的啟發下、本多光太郎博士的指導下,著手進行鋸條的材料研究和試制
在富山市創辦不二越鋼材工業 第一任社長 井村荒喜(1928~64年)
鋸條作為優秀國產品,同期將NACHI(那智)定為商標
開發鋸條連續淬火爐,量產成功 開始生產鉆頭(1931年)
推進銑刀、齒輪加工刀具(滾刀),精密刀具的國產化,向綜合刀具制造廠家發展 積極引進歐美的先進設備
成立獨立法人不二越研究所,自創業以來, 17年間(1928~45年)開發多達70多種新商品
將技術人員派往德國,學習煉鋼及軸承技術,建造富山總公司本館 不二越工科學校建校
東富山制鋼所開始生產 確立從材料到產品的一貫性生產體制 制造拉刀
開始生產軸承,試制拉床、刀具及軸承的生產設備實現內部生產制作、機床部門成立
事業迅速擴大,在全國擁有工廠18家,36,000人(其中富山工廠20,000人)
擴大東京事務所(1941年),成立不二越醫院(1940年)
創始人 井村荒喜
創業的產品鋸條(金屬切割鋸刀) /1929年
日本最早的工具目錄/1933年
作業工具、食品機械等民生產品、自行車
制造自動三輪車、薄鋼板、熱球式發動機等
在東京都港區開設事務所 富山縣經營者協會成立
成立不二越協力工廠會 NACHI會成立
經過數次合理化運動,主力商品的工具軸承得以恢復
噴氣式引擎用圣誕樹型拉刀商品化
開始開拓歐美大客戶
進軍液壓元件領域 組成NACHI工具共榮會
成立NACHI美國 采用事業部制度(工具、軸承、儀器、鋼材)
公司名稱變更為株式會社不二越 開發新干線用的軸承和材料
軸承/1939年
新干線用軸承/1963年
市川忍社長(1964~71年) 為重建經營而出售資產、裁減人員(1965~66年) 進入工業爐領域 不二越共和會成立
進入液壓式產業機器人領域 成立機床、液壓事業部,成立海外銷售公司/德國(1967年),英國、新加坡、加拿大(1975年)
將東京本部搬遷至世界貿易中心大廈
設立技術本部 建造精密工具工廠
高松俊夫社長(1972年~79年)開始海外生產/巴西(1972年)、美國、西班牙(1976年)、新加坡(1979年)
大和田國男社長(1979~92年),表面涂層工具(滾刀)推入市場(1977年),進入超精密領域 世界首次開發成功電動型多關節焊接機器人,開設綜合展示廳(創業50年)
成立機器人、精密機械部門 獲得PM優秀工廠獎
應對日圓升值轉移市場PM、信息系統等相關領域實行分公司制
成立FA技術部、電子技術部
在韓國、臺灣當地生產 創業60年之際開設不二越迎賓館,改建不二越醫院(1989年)
在美國中西部成立生產公司 成立精密加工材料、液壓泵工廠
搬運機器人商品化(1990年) 收購美國機械廠家NBM[Red Ring],榮獲戴明獎 鉑金涂層工具推入市場
世界第一個電動型多關節焊接機器人/1979年
發售表面涂層銑刀/1984年
日本最早的工件移動式拉床/1985年
無論干濕都能進行 高效率加工的AQUA鉆頭系列
出現巨額虧損,經營重建 發售超凡系列(軸承)
本多正道社長(1993~97年) 在通貨緊縮加劇,日元持續升值的情況下,進行經營體制改革
精簡組織機構,從人員、資產、投資等各方面實施調整 與光洋精工合作
各事業部門、海外工廠取得ISO9001(1995~97年)認證 合并生產關聯公司
面向國際化修改經營理想 在歐美擴大事業
井村健輔社長(1998~2008年)創業70年之際修改企業標志,開展NACHI商業建設NACHI技術廣場(Techno Square)NACHI高級銷售商協會(Top Dealer會)
通過“選擇與合并”結構轉換新體制 將8大事業部門重新整合成為3大制造事業部,采取3家分公司制度
向TISCO(印度)提供軸承技術 與住友電氣工業在工具領域展開全面性業務合作
充實海外的供應體制(泰國工廠及其他)與大同特種鋼在特種鋼領域展開合作,發表中期經營計劃“NACHI商業·計劃03”
更新采購體制 成立拉刀、高速鋼線材、活塞泵等新工廠,與Daihen在機器人領域展開合作 取得ISO14001認證 引入大師(Meister)制度
新建營業戰略本部、開發本部,開展實踐型項目型經營,在齒輪加工領域組成Gear Production Alliance(GPA)
創業75年 在NACHI-BUSINESS Galaxy內設立QA Lab、Kohki Hall、開發辦公室,制定中期經營計劃“NACHI商業之展望2006”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成立軸承事業的合資公司
最適于曲軸加工生產線的MQL高效加工單元 DH524
振動機械用自動調心滾子軸承 EX-V系列
將東京總公司搬遷至新橋汐留 增資,在富山、捷克、中國新建軸承工廠 將液壓事業集中到東富山,新建閥門工廠,與大成NACHI液壓工業分工生產 避震裝置進入全新領域
翻新不二越本館、Cafe? Across (04年),與NACHI-BUSINESS Galaxy共同完善NACHI COMPLEX
合并美洲、歐洲、ASEAN的事業基地 建造大型機器人工廠 開展1人1才能活動、新建材料特殊煉鋼廠
成立NACHI主要銷售商協會(Major Dealer會) 加強產業機械方面的事業 在印度開設事業基地 新建拉刀總廠、 在海內外擴展機械加工的工程技術事業
新建國際營業本部擴大海外事業 與三協立山鋁材在鎂合金事業上開展合作 新建齒輪加工刀具工廠、部件加工工廠、液壓馬達工廠、山形工廠 開設R&D材料
通過新型平臺機器人開拓產業機械領域
在泰國開設ASEAN商業中心,新建精密軸承工廠 、軸承熱處理工廠 、汽車控制閥工廠,擴大工程技術事業 將歐洲的軸承生產基地集中到捷克 引入反收購對策
本間博夫社長 (2009~2017年) 實行內部控制制度,將美國的工具生產基地集中到印第安納 在泰國、巴西擴大軸承工廠,在土耳其派駐特派員,擴大新興國家市場的事業
作為能源及基礎設施領域開拓的環節之一,成立中部液壓中心
加速向新興國家轉移 在中國開設機器人商業中心,強化中國、ASEAN、印度、南美等地的生產和銷售服務體制
強化開發體制 將堆碼機器人投入市場,開拓物流基礎設施領域,充分發揮聯盟作用、開發高速縫焊機器人、透明導電膜成膜裝置等
Hyper Dual GP/SP滾銑刀
全球最快的輕量緊湊型機器人 MZ07
節能液壓系統 Power Fit
修改企業理念、公司使命、行動方針、發布長期經營構想2020和中期經營計劃2013,構建面向導入執行董事制和將4個制造事業部重組、加強為按商品區分的8個事業部
在印度新設生產基地、正式開展機械加工業務,全球同時發售超高速點焊機器人
在中國江蘇省張家港市、以中國事業為中心新設了生產基地 在中國強化營業、生產和籌備體制、不斷開拓汽車和產業機械領域
在中國新工廠正式開始工具、液壓元件、汽車液壓控制系統和機器人的生產 擴充高機能鉆頭的產品陣容、擴大市場占有率
全球最快的輕量緊湊型機器人MZ07全球同步發售
制定中期經營計劃2016作為“長期經營構想2020”的里程碑
新設策劃和推進全球營業戰略的營業戰略本部和統管生產技術并推廣至海外工廠的生產技術本部,在美國重新啟動拉刀等精密工具的現地生產
在美國開始超硬鉆頭等圓角工具的生產,在墨西哥新設軸承生產基地
將經營方針轉換為“以機器人為核心的綜合機械制造商”,WING SLICER型機器人EZ系列投入市場
在世界各地新設立機器人技術中心,向市場投入工藝集約型旋刮加工機,開拓了產業機械新領域
本間博夫會長、薄田賢二社長就任,為擴大全球的生產規模,新設立制造統括本部、TQC·TPM推進本部、采購本部
在泰國新建軸承鍛造、車削工廠,努力打造一條龍生產體制